Phantom Thread (2017)
—
觀影當下,雖然不知是否正確,但直覺讓我想到了蕭伯納的《賣花女》。蕭伯納的這部作品,其創作原型來自於羅馬神話,雕刻家皮革馬利翁終身不愛女色,卻愛上了自己所雕刻的雕像,最終祈求維納斯成全,才圓滿了這段戀情。
—
但《霓裳魅影》終究不是那種傳統式王子公主從此幸福快樂的故事,而是那種看了令人震驚,甚至有點不舒服、有點病態的黑色成人童話。你可以說是這是一場堅強與脆弱、獨立與依賴間的競爭戲碼,也可以說這是一段精美、殘酷,卻病態的詩意版《格雷的五十道陰影》式雙人合舞。
—
端看《霓裳魅影》,起先會被它美的令人屏息的畫面以及詩意的剪接所吸引,其次是演員精湛的表現,最後才不知不覺的陷入前詭譎的劇情之中。男主角雷納茲是是個站在英國時尚中心的王牌服裝設計師,他的成功來自於他的一絲不苟以及。對於完美的近乎苛求,規律嚴謹的生活,甚至是像修道士般對自我感情的武裝。他的身邊不乏女人相伴,但來來去去的只像服飾店中的人型模特,激發他工作上的靈感,也僅止於工作上的往來。艾瑪的出現打破了這樣規律的平衡,相較於開場工整嚴謹的開工過程,艾瑪的出場來自一個童稚式的笨拙動作,她的大剌剌以及破格勾出了雷諾斯內心深處身為人感性的一面,也一步步瓦解了他所構築出且亟欲保護的完美城堡。
—
對於我而言,《霓裳魅影》說的是一個男女間相愛相殺的故事。雷諾斯像縫紉禮服般的精心雕琢艾瑪成為他理想中的繆思,透過她的臂膀、她的腰際、她臀部的曲線,她的胸、她的腿,一套套精美華麗的禮服呈現在世人的面前。像是皮革馬利翁對他的雕像一般,雷諾斯投注了所有的愛在他的作品之中,愛護它、照顧它、夢著它,像溺水似的緊抓不放,彷彿稍不注意,便會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。因此本質上來說,他們對於完美的要求,來自於對失去依戀的恐懼,因為恐懼、所以疏離,所以自我武裝。《賣花女》中的希金斯是,本片中的雷諾斯也是,他們都恐懼著也武裝著,同時也被挑動著。不過,兩部片不同的是,《賣花女》故事止於幸福快樂的結局,但《霓裳魅影》卻更盡一步說出了結局之後的反撲以及相殺相愛,看起來更靠近真實,也更加虐心。
—
雖然叨叨絮絮的說了許多,但卻無法完整表達出對於本部片的喜愛。如果要將本部片分章討論,我想第一章會是控制,第二章將名為被控制,每一個亟欲控制所有的人,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都渴望被控制,而往往平衡被破壞之後隨之而來是更極端的平衡,導演不僅翻轉劇情的走向,也翻轉了我們對於控制與被控制的認知,隨著劇情的發展一步步的推高情緒的張力,虐心的力道也一步步的加強。最後不僅讓觀眾感受到詭譎的氣氛,讓我們震驚不已,也深深的擄獲了觀眾的心。老實說一開始是衝著丹尼爾戴路易斯息影之作的口號進場觀影,實際上獲得的卻比原先預期的多上許多,丹尼爾完美的示範了男人如何是個男人,從言行、舉止、服儀、堅強到脆弱,每一個瞬間都吸引著觀眾的目光。雖然本年度看得電影還不是很多,但我想本部片已在我心中佔了極大的位置。
—
#PhantomThread #danieldaylewis